• 当前位置:生活文学 >散文新作
  • 散文新作
  • 济南的秋天爱上了冬天 2018-11-25 文章类型:景物或游记  
    济南的秋天爱上了冬天,爱的那么痴情,爱的那么热烈! 冬天说,我的地盘我做主,现在是冬天了,秋天呀,你该走了!
  • 济南潇洒赛江南 2018-11-25 文章类型:景物或游记  
    再往东行,到了解放阁,我和妻子登上解放阁,进行了参观,并从四个方位俯瞰了济南的美丽景色,感受到了济南近年来的巨大变化,一种幸福感、自豪感油然而生!
  • 我爱老家的野菊花 2018-11-25 文章类型:  
  • 这个夏季,张爱玲来过 2018-11-25 文章类型:人物  
    一代才女,风华绝代,她的文字谁能忘记?她笔下的大上海,红尘暮霭,云影天光,无限风华,无尽的魅力和妖娆,这册卷轴,温润而惆怅,清凉而冷艳,并渗透着潸然泪光------它将永远悬挂在历史的长廊上,灿灿生光。
  • 幽默的老刘 2018-11-25 文章类型:人物  
    “去年我来的时候放在棺材里一块肉,您吃了吗?”众人忙打开棺材,见里面放着一块十余斤的猪肉,拿出来细看——倍鲜!
  • 六七十年代的乡村学生住黑屋子用土台子 2018-11-25 文章类型:怀旧  
    我开始任教的时代,经济条件差,尤其是乡村。村里的小学的教室基本都是属于黑屋子,大多是普通民房改造的,条件好一点的教室前面有两个窗户是木头窗棂子,糊着白纸。泥墙泥地,室内黑黑的,不通风不透光,称黑屋子。再者,大多校舍都是早年的老屋子,年久失修,雨天漏雨,称危房子,师生在里边上课提心吊胆。那时候政府和村里集体经济薄弱都无能力改造,只能简单修补。学生没有课桌,低年级是用泥土拖出来的大土培,方言叫“大挤”当桌子面,上面糊上报纸,底下用小土培(小挤)垒砌支撑。这就是所谓的“土台子”。高年级的学生有条件的能有一张长木板按上腿或用土坯磊造支撑,这样的长桌能坐上五六个学生,一排一排的就是当时的教室。
  • 难忘兰州牛肉面 2018-11-24 文章类型:风土人情  
    民以食为天,走到任何一个地方,最吸引人,也是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恐怕就是当地的美食。提起兰州,无论到过和没到过的人,一下子跳入脑海的恐怕就是“兰州牛肉面”了。兰州不仅有“兰州牛肉面”,还有百合、白兰瓜和正林瓜子等名优特产深受人们的喜爱,只不过数“兰州牛肉面”名气更大,更响亮罢了。
  • 冬日的思念 2018-11-24 文章类型:  
    如今,没有了阿黄,也没有了父亲,他们早已经成为一幅幅画面,悬挂在记忆的长廊,不回眸,也依旧,长思量,在心头,你是我一生读不完的卷轴,每一幅画面,滴滴温情,常暖生命,每当静夜来临,都与我,迎面相逢。
  • 扁豆花开暗幽香 2018-11-24 文章类型:  
  • 同事的故事 2018-11-24 文章类型:  
    从那以后,他来约我上班,我避而不谈涉及夫妻、家庭的话题,怕给他受伤的心灵雪上加霜。他却日渐开朗,有时喜不自胜,在没人的时候还哼唱几句——那种发自内心的欢乐之情,简直难以形容。
  • 生活随想 2018-11-23 文章类型:  
  • 养马岛之行 2018-11-23 文章类型:  
  • 印象兰州 2018-11-23 文章类型:  
    一个地方的知名度往往与一个地方的文化是分不开的,它能引起外人注意的也是它的独特文化,文化决定地域的独特性。 无论怎样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名片,作为兰州的文化名片,也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理解,作为一个过路者,我认为可以作为兰州文化名片东西有以下四种:黄河、马踏飞燕、读者杂志和兰州牛肉面。
  • 一坛银元 2018-11-23 文章类型:  
    安分守己的杨哥非常害怕,惊慌失措地把银元扔进了野外的一口水井里,还很庆幸无人知道。
  • 二没事 2018-11-23 文章类型:怀旧  
    人到老年怎么也忘不了那些陈年旧事,新事记不住,旧事忘不了,时不时就想起童年身体发生的故事,有件事情现在回忆起来即可笑又可悲。
首页 上一页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 下一页 尾页 页次:61/87 共1293条记录

【原创文学】 散文随笔 现代诗歌 小说 古诗词 经典赏析 新书推荐
【我们的座右铭】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关于我们】平台简介——投稿说明——法律声明—— 版权声明

Powered by PageAdmin 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