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生活文学 >散文新作
  • 散文新作
  • 父亲的论语家书 2018-11-08 文章类型:情感  
    我远离家乡求学,父亲选择了写家书这一最古老的方式。父亲不善言辞,便借用论语来转达,督促我珍惜大好时光,认真读书!年少的我未曾参透父亲的心意。踏入社会,父亲用现代通讯方式写家书,依然用论语表达一位的父亲的关爱与牵挂。
  • 打红枣 2018-11-08 文章类型:  
    还真是的,随着那棵枣树越来越旺盛,我们这个家庭,人口也越来越兴旺,四世同堂,其乐融融;小日子,也像秋天的枣子,越来越红火,越来越甜蜜。院里还有两棵枣树,也都非常旺盛,一到深秋,红枣累累。爹娘健在的时候,每到打枣的时候,都提前给我们打招呼,“过星期天的时候,都来打枣吧!”
  • 好狗大黄 2018-11-08 文章类型:动物  
    大黄是只狼狗,一身清一色的黄毛,两只竖起的耳朵不时地前后煽动,明亮的眼睛显示出它的机警。美中不足的是,大黄只有半截尾巴——它小的时候和别的狗打架时被咬掉了半截。……
  • 从苦水里熬出来的母亲 2018-11-08 文章类型:情感  
    有时我就自责,老驴尚且为母亲换来救命钱,我却一点用都没有,凑不了一分钱,还不如老驴。就下定决心,刻苦读书,考上大学,报答父母。
  • 牛屋记忆 2018-11-08 文章类型:  
    牲口是生产队的宝贝疙瘩,耕田耙地、拉车驮货、曳耧拽磨、放磙碾场几乎样样离不开它。刘爷爷对牲口有感情,会喂养,会调理,懂牲口习性,队长就让他看护牲口。
  • 麻辣龙虾球 2018-11-08 文章类型:  
    麻辣龙虾,柔软了心情,温润看日子。
  • “站着写”的启示 2018-11-08 文章类型:  
  • 情长长缘浓浓 2018-11-08 文章类型:  
  • 村里来了卖货郎 2018-11-08 文章类型:  
    大黄狗并不咬,摇着尾巴迎上去,这里闻闻,那里闻闻,和卖货郎像多日不见的老朋友。已过正午,女人们做好午饭走过来,看看有没有自己想要的东西。她们挑挑拣拣,讨价还价,磨蹭半天才能成交;卖货郎很热情,也很有耐心,嘴里直喊不赚钱。
  • 故乡的大沙河 2018-11-08 文章类型:景物或游记  
    带着历史的沧桑与厚重,大沙河穿越时空,一路走到了今天,千百年来它就像鲁西南大地上的一条汩汩流淌的血脉,无私地哺育着万物生灵。 这条河一年四季多彩多姿,是我儿时的乐园。
  • 悠悠古村槐树情 2018-11-08 文章类型:人文景观  
    先祖自江西省奉新县迁徙而来,“一路崎岖,奔走跋涉”,初迁济宁,再迁兖州,最后在单县大沙河与金堤之间择地而居。 现在的村子,百年老屋早已不复存在,只有我家院子里的两棵高大的黑槐树,历经几百年的风雨,依旧傲然挺立,向人们诉说着村子的沧桑变迁。
  • 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 2018-11-08 文章类型:情感  
    我妈跟我是母女,这个毋庸置疑、毫无任何疑问,但有时候我们更像是朋友,还是最好的那种朋友。她是全世界目前为止最懂我、也是最了解我的人,没有之一。
  • 高调做人低调做事 2018-11-08 文章类型:感悟  
    古语有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一个人只要抛得下虚名,放得下诱惑,诚实做人,勤勉做事,该高调时高调,该低调时低调,能伸能屈,就一定能立于万世。所以说高调做人,低调做事才对。
  • 让人无语的父亲 2018-11-07 文章类型:情感  
    尽管,在外人眼里,父亲一直是个勤劳、干净、热心的老好人,可我从小就不爱和他亲近,只是大了离得远了,那种惧怕才好了些。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有了孩子也就不断地时常想起父亲。
  • 母亲节里话母亲 2018-11-07 文章类型:情感  
    我的母亲生于缺吃少穿的抗战岁月,姊妹六个,她老人家排行最小,但“卓有远见”的姥姥还是让她的每一个孩子都读了书,识了字。教识字班的时候,母亲教过很多不识字的姐妹。
首页 上一页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 下一页 尾页 页次:68/87 共1293条记录

【原创文学】 散文随笔 现代诗歌 小说 古诗词 经典赏析 新书推荐
【我们的座右铭】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关于我们】平台简介——投稿说明——法律声明—— 版权声明

Powered by PageAdmin 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