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写写母亲,却迟迟不敢下笔。总感觉纵有千万只笔也写不出母亲的好,千万张纸也容纳不下母亲对我的爱。又快到母亲节了,我终于鼓起勇气,借机来写写我的母亲。
在我眼里,母亲始终是一个勤劳的人。
记得我小时候,我们村还没有实行联产承包,家里真是穷的连烧饭的柴火都没有,一到做饭的时候,母亲就拉扯着我到村口路边去捡拾杨树叶子。母亲总是弯着腰在前面用竹耙子搂,我在后面用一枚大针将杨树叶一片片串起来,挂在脖子上,晃晃悠悠的,像个得胜的将军。新串的树叶潮湿,烧起来就会冒出呛人的浓烟,母亲一边咳嗽着,一边穿梭在那缭绕的烟雾中,用那双粗糙的手为一家人做着简单的饭食。那情景,即使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灶台前母亲的身影也依然印在我脑海里,始终温暖着我,永不忘记。
母亲也是一个坚毅的人。
无论是家庭物资的贫困,还是拉扯我们兄弟三生活的艰辛,母亲始终用她瘦弱的肩膀撑着这个家,从来没有向生活低过头。
我上高中那会,为了我和弟弟的学费,母亲像男人一样与父亲一起拉着千余斤的地排车往来于济宁与丰县之间,来回步行三百余里路,贩卖一车瓦盆,挣几十元钱,乐此不彼。有一次,正赶上大雪天,为了节省住店的几块钱,两人就住在人家的牛棚里,身上盖了些稻草取暖,那家主人看着实在可怜,悄悄给送了热水和煎饼,让父母亲在寒冷的冬天得到些许的温暖。还有一次是翻了车,母亲被压在一堆瓦盆下面,伤了腰没觉得疼,反倒是为破了的几个瓦盆而心疼不已。
母亲回来给我讲这些的时候,没有因为劳累而有任何埋怨,反倒是因为多挣了几块钱而兴高采烈,因为能按时给我学费而沾沾自得。而我,从那时起就发誓,等我长大了,一定不再让母亲过这样的穷苦生活。
母亲还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
村里的老人都知道母亲是个爱帮助人的赤脚医生,却很少有人知道,母亲年轻的时候还曾经救过一家人。那家人的孩子拉着地排车跑猛了,翻了车,车上坐着两个老人,一起掉进了村口的排灌站里。刚巧母亲路过,边喊叫边下到水里救人。因为救的及时,一家人都活了过来,后来还专门回来向母亲致谢。现在,虽然老家的村子没了,但她救人的那个排灌站还在,上面还有那个年代留下的四个字“人定胜天”。
母亲更是一个正直的人。
作为一名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母亲一直教育我,做人要正直。记得小时候每次我和小朋友们打了架,不管原由,回家母亲肯定先是打我一顿,然后拉着我去给人家认错,从不护犊子。等我工作了,母亲教育我在单位一定要做一个正直的人,不要做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让人家看不起。
母亲又是一个很有自尊的人。
前面说母亲曾经是村里的赤脚医生,从十八岁嫁到我们村开始,一直做了十几年,后来因为土地承包家里活多,就没有离开了医疗室。前年,听说国家对曾经的赤脚医生出台了个补助政策,老人家很是高兴,觉得国家终于对她们这代赤脚医生给与了肯定。于是积极填写各种表格,到处联系老同事们寻找种种与工作有关的照片证据,满以为肯定是没有问题了,结果不幸的事不知什么原因竟没有被通过。那一年,母亲好像一下子老了许多。
看着母亲日渐憔悴的样子,我不禁心如刀割.
呜呼,我那一刻忽然觉得,我所有学过的知识都是那么地苍白无用,母亲真是白养了我,我对不起我的母亲。
我唯一能做的是借着老家拆迁之际,将父母从农村接出来,让她老人家散散心。
时间真的能够让人忘记不快。现在,两年多了,母亲住在我新装修的房子里,慢慢开始适应了城市的生活。逛一逛大明湖、爬爬千佛山、看看趵突泉,有时候还和一些大妈们学着跳跳广场舞,母亲的脸上又爬上了一些笑容。母亲说,城市真好,老年人公交免费、公园免费,在农村就享受不到这些好处。
但我知道,母亲终究还是怀念老家的生活,因为那里有熟悉的人、有可留恋的地,那里才是她的根。
作为儿子,我无法为母亲排解她的那一缕乡愁,我只能尽我最大的努力,让她在城市的日子里活的更快乐一些、幸福一些。
也愿天下的母亲,都过的幸福、快乐。
本文链接:http://www.qwlworld.com/article/2018/626.html
文章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