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灯
今年的正月十五恰时下了一场雪,不算太大,虽是下在清晨,但也应了正月十五雪打灯那句话,是个好兆头,这预示着今年是个丰收年!会有好收成!
这几年的灯,用胡萝卜挖过,也买过蜡模烛灯,总觉得没有母亲用面蒸出来的小碗灯好。把面和的稍硬一点儿,捏成小碗样式,酒盅大小,正月就在沿上捏一个角,二月捏两个角,是几月就捏几个角,赶上闰月就多捏个重样的。上锅蒸二十分钟,凉透了,再用黄蒿草的细杆搓上棉花,插在灯碗的中间,注入豆油或花生油,灯就算做完了,天黑后,敬天地时就可以点上了。
我小时候,最令人期待的是照灯,敬天地的时候,妈妈先祈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祈愿粮食丰收,家人平安健康;之后拿着正月的灯(也可以用自己生日那个月的灯)在我的前胸后背照一照,喃喃细语,祝福健康成长, 照百汇,头脑聪明, 照耳朵照眼睛,祝福耳聪目明,照照脚心今后长个大个。在这个过程中,我最直接地感受到了母亲爱的气息,暖暖的,心里酥酥的,这爱就像一粒种子深深地埋在我的心里,每年都在期望与祝福中成长!直到长大因学习或工作很少与母亲同时过十五,便断续缺席了十五上灯这的仪式。敬完天地之后的灯精心保留到二月二,切开来炖上一锅白菜,是我们那个时候的一道美味菜肴。
一家一户一庭院,上通天气,下接地气,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在农村,中国人亲情的根在农村,有很多的人们逐步地离开了耕作的土地,和原来的城里人一样,居住在不通天不接地的楼房里,没有庭院,邻里之间也缺少亲情,像过年与过十五这样的大节气,没有庭院就不可能祭祀天地,没有了对自然的敬畏,也许他们过传统节日的形式就只剩下了一桌酒肉,一味地城市化可能会使那种祖辈上传承下来的很多东西慢慢地消失。
身边两个孩子,很少回到老家,老大对此也没有太多印象,老二刚刚三岁,恰好懂事了,让他们感受一下传统节日的过法,感受一下来自祖辈传承下来的祝福与祈愿,感受一下奶奶的爱,妈妈的祝福。于是我就跟母亲提议还是辛苦一下,自己蒸面灯,母亲欣然同意。 我看到,哥俩在照灯时的虔诚,他们是在接受传统文化的种子,接受奶奶与妈妈爱的种子,这种子定会在他们心里发芽,他们将渐渐地悟道,他们的根在哪里,他们的亲情从哪里来,他们人生也必将会有好的收成
本文链接:http://www.qwlworld.com/2019/04/2267.html
文章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