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40岁以后,每年的生日这一天,总觉得有很多的话想跟自己说,又觉得有必要把这些用文字记录下来,等以后的余生岁月里翻看回味。
一岁年纪一岁心,40岁以前,未觉得有何感怀,只觉得日子过得提哩咕噜,像推磨的驴被赶着一般,一圈一圈的净知道闷头往前转,时间就这样昏昏然过去了。四十不惑,到了四十岁,很多事情在自己的眼里心里,有了不同的感受,有了更多的思考,情怀亦随之改变。或许,这就是沉淀,沉稳?人倒是也越来越沉静了。到了一定的年龄,经过生活的磨练,不得不走向成熟。然而,心里依然还是向往年轻,却又已经回不到年轻时代,就这么纠结着,劝慰着,调整着,希望自己能够保持平常心。
今年的生日白天是在路上,因为创国家卫生县城,在路上值班。单位的网格是在城郊结合部的几条大路上,要来回的转,看路面上和两边绿化带里有没有垃圾。已经持续接近俩月的时间了,两边的绿化树木由满目葱翠到焜黄华叶衰,从满树满枝到日渐凋零飘落,夏秋两个季节的交替是如此自然而明显。路口有棵白腊树,小树的树叶黄得甚是灿烂而热烈,像是披挂了一件金色华丽外衣。仰头望去,蓝天纯净无瑕,与这金黄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天然唯美的秋色图画,让人心旷神怡。
前天老母亲就亲手擀好了鸡蛋面,让我生日下着吃。今早刚过零点,儿子就发了微信,祝我生日快乐。生我的人和我生的人,曾经血肉紧紧联系在一体的人,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人和我最爱的人,不管在哪里,心永远会在一起,情永远不会改变。今生今世,我深深爱着你们,爱到骨子里。虽然明白不能永远在一起,却希望能永远在一起,至少,这种爱,会永远相伴。
这几日,网络上尽是名人去世的消息。李咏50岁的突然病故和家人的处理方式在浑浊的娱乐圈显得是那么的别具一格,一如李咏的主持风格。昨晚看了他的《咏远有李》中的《吾妻哈文》,竟是哭到唏哩哗啦不能自已。为了李咏对哈文的用情太深,为了他们三十多年的爱情故事和阴阳两隔。为什么美好的事情往往不能长长久久,不能像平常夫妻那样相伴终生,剩下一个人在余生岁月里独自回忆,那样的一种痛苦也要一个人独自承受了。太年轻,太突然,太无常,生命就是这样的脆弱和无奈。金庸大师近日去世,却是笑着走的,这一生写尽江湖,却也看淡江湖,潇潇洒洒的一生,以94岁高龄自自然然地落叶归土了。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生命如落叶,总会归于大地。人归去时,有的正当绿叶繁茂,有的正当火红金黄,有的虽干枯殆尽却仍坚持到最后一片。早亡与寿终正寝,归宿相同,留给后人的感受却是大相径庭。正如李咏和金庸,一悲一喜,让旁观者悲欣交集。
人世,没有永远,却有永恒。名人虽已逝,但他们的作品依然会永垂不朽地在世界上,在人们的生活中活色生鲜地活着,让他们的形象和精神长长久久了。就如这满树秋天的落叶,依然会生发,会旺盛,会招展,会重生。
想我这凡妇俗子,平平淡淡走过了47年,才刚过金大师的一半。我没有他们的名气没有他们的经典更没有他们精彩华丽不平凡的人生,有的只是我自己和我身边的亲人朋友们,平平常常却也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他人对得起社会安然知足的人生。

假设我能活到金大师的年纪,余生不长也长,行百里者半九十,一切都还刚刚好,一切都还可以努力争取。争取生命的长度与宽度都能达到,争取做个更完善更美好的自己,争取更好地去爱别人和被别人爱,有生之年,生如夏花般绚烂。
借金老先生的作品名称写一句话:与其书剑恩仇录鸳鸯刀,莫若白马啸西风笑傲江湖。
余生,愿自己笑口常开,潇洒自在。健康,平安,快乐!
本文链接:http://www.qwlworld.com/2018/11/1226.html
文章类型:散文随笔  感悟        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