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江西,让人立马就会想起一个地方,那便是“庐山”。长久以来庐山一直是江西的一张知名名片。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也就是四大名著中《水浒传》中的浔阳江,呼保义宋江醉酒后曾在浔阳楼题下反诗:“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由此惹上杀生之祸,才被逼无奈反上梁山。庐山北濒长江,东临鄱阳湖,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是著名的避暑胜地,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传周代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因名庐山,又称匡庐。
庐山的雄奇秀美自古就得到无数文人骚客的青睐,也因此留下许多瑰丽的诗篇,最著名的要算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了。另宋朝大词人苏东坡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传送千古。近代毛泽东主席也为庐山写过一首诗:“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由于庐山和文人骚客的不解之缘,使庐山成为名符其实的文化之山。但到了近现代庐山又成为政治之山,不仅抗战时期蒋介石在此开办“军官训练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先后三次在此召开会议,1959年中共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1970年中共九届二中全会。
在江西有两座赫赫有名的山峰,一是庐山,一是井冈山。民间有想当官先拜井冈山一说,说“上了井冈山,职务翻一番”。在那里,毛泽东曾点燃革命的“星星之火”,并一步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因此每年都有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到此朝圣。而庐山运气远没有那么好,由于庐山是蒋介石和彭德怀的“走麦城”之地。
庐山之于我这个普通人,自然没什么可怕之处,一无官二无衔,跟着古人附庸一下风雅也无不可。只是我觉得庐山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是既不是雄,也不秀,仅就是一座山而已。真是往事越千年,换了人间,这也许就是我们这些俗人,远没了古人心胸情怀的缘故吧。
本文链接:http://www.qwlworld.com/article/2018/1036.html
文章类型:散文随笔  景物或游记  山水      哲理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