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儿,喜爱读书看报,尤其喜欢读体育、军事或国际冲突之类的新闻。常常煞有介事、拖腔带调地读些文字。然识字不多,经常读错音,不时制造点“笑料”,现举二例。
儿子上小学一年级时,到我办公室去,见墙上贴一通讯录,便放声读起来,只听他读的第一个名字是“元明虎”,哪来的“元明虎”?我不解地问儿子。儿子瞪着一双大眼睛,指着一个名字说:“这不是元明虎吗”?我一看,直笑得我前仰后合,上气不接下气,原来是“亓明厚”三个字,儿子读成了“元明虎”。
我冷静下来一想,儿子才多大啊!难怪他把“亓明厚”读成“元明虎”,于是我把正确的读音告诉了儿子,并将“亓”与“元”,“厚”与“虎”的区别讲给儿子听,儿子听了后,很不好意思地笑了。
儿子有个习惯,对买来的食品要看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营养成分等。有一次,儿子读牛奶袋子上的字:“蛋白质、肥胖……”“肥胖”?我又不明白了,是调皮的儿子有意识地读错呢?还是真的读错了音。我问儿子,哪来的“肥胖”。儿子指着两个字说,这不是“肥胖”吗?我一看恍然大悟,儿子将脂肪读成了“肥胖”,我忙把“脂肪”的正确读音告诉了儿子,还把“脂肪”与“肥胖”的区别及含义讲给儿子,我尚未讲完,儿子就羞红了小脸。他一脸认真地说,爸爸,以后我一定好好读书认字,不再念错字了。
本文链接:http://www.qwlworld.com/article/2018/1009.html
文章类型:叙事性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