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人都下载了,就差你了!扫码下载安装齐鲁晚报客户端“齐鲁壹点”,定会惊喜连连:想找记者维权?这里有600多位在线记者!想求医问诊?这里有公立三甲医院200多位医生大咖!想打官司?这里有省城100多位专业律师!
编修《金史》的史臣真是无聊,奈何为王予可作传?《金史》中这样描写王予可:“人与之纸,落笔数百言,或诗或文,散漫碎杂,无句读,无首尾,多六经中语及韵学家古文奇字,字画峭劲,遇宋讳亦时避之。或问以故事,其应如响,诸所引书皆世所未见。谈说之际稍若有条贯,则又以诞幻语乱之。……其诗以百分为率,可晓者才二三耳。”
王予可分明是一个精神失常的患者,即或不是,也是一个对社会无用的半疯之人。也许是当时的人误以为王予可是什么“大师”,所以才这样吹捧。明明此人对社会没有一丁点的贡献,却偏偏认为是特立独行的异人。
这种风气直到当今社会又是何尝少呢?譬如当代一些自封为“大师”的人,故弄玄虚,欺惑众生,或以国学家的身份开坛讲学,或以书法家的身份扭捏作态,还有所谓的武术家、养生家、医药学家、预言家、特异功能……其中很多都是伪造的大师,但是偏偏却有人喜欢上当。只要世界上有傻子存在,那么就一定会有骗子大行其道。因为某些人认为,看不懂的才是艺术。
我在讲杜甫的时候,专门挑选那些明白易懂的古体诗来讲。我问学生说:“直到现在,我们还是喜欢古典诗词,不喜欢所谓的现代诗,知道为什么吗?”学生面面相觑,说:“因为古诗是经典。”我说:“你看,唐朝人写诗都是要让人能读得懂,而一些现代人,写的那些所谓的现代诗,就有意让人读不懂。因为这些‘大师’认为,读懂了就没水平了,读不懂的才是艺术。”学生就笑了。
讲完了杜甫,我又给学生讲唐伯虎,讲唐伯虎的《桃花庵歌》。我说:“明朝人写诗,基本上不用翻译,都跟说话一样,但是这样浅显的诗却是意味深长,这样的诗才是好诗。我们无论是写诗也好,写文章也好,一定要让人能读得懂。别人能读得懂,别人才喜欢看,才能引起人的共鸣,别人才能说好。”
据说朱自清早年的作品注重词藻的修饰,而晚年的作品都是明白如话,朴素真挚。纵观文学史,凡是优秀的作品一定没有雕琢之痕,一定是用真诚的思想来打动读者。“淡极始知花更艳”,让我们去除掉俗艳与雕饰,多几分宁静与淡泊。
本文链接:http://www.qwlworld.com/wenxue/3133.html
文章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