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人都下载了,就差你了!扫码下载安装齐鲁晚报客户端“齐鲁壹点”,定会惊喜连连:想找记者维权?这里有600多位在线记者!想求医问诊?这里有公立三甲医院200多位医生大咖!想打官司?这里有省城100多位专业律师!
作者:济南市洪家楼小学六年级 李承翰
昨日下了些小雨,空气一片清新,天空一片明朗,人也似乎清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正值秋末冬初,天并不是很冷,太阳将自己的光明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大地。我和爸爸、姥姥、姥爷向泰安岱庙出发。一路上,风景优美,景色迷人,山上是红的、黄的,绿的树,地下是素净优雅的柏油路,一家四口在车内谈笑风声,不亦乐乎。
岱庙是古代帝王奉祀泰山神,举行祭祀大典的场所,共有四个门与外界相连:正阳门、厚载门、东华门和西华门。我们从岱庙北面的厚载门进入岱庙,回首望去,只见一座高达十米的大门耸立着,红色的廊柱,青灰色的琉璃瓦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亮。瓦下,一块红漆牌匾高高悬挂,三个鎏金大字——厚载门映入眼帘。
进入门内,就置身于一片小树林之中,树林中一片墨绿,大部分树都是侧柏、塔松之类的常青树,树上莫名其妙地散发出阵阵清香,沁人心脾。偶尔有些较大的园林蜘蛛正不断地织着大网,倒也为小树林增添了一番活气和情趣。
我们踱步在这小树林中,仿佛掉入了绿色海洋,与大自然进行了最亲密的接触。我们不禁赞叹:“绿水青山,原来就是这种感觉,如此恬静,如此美好!”在树林西侧,一座四米多高的小塔矗立着,宛若威风凛凛的战士,守卫着这片小树林。它是铁塔。铁塔,这个词给予人以无限的暇想:让人们想到坚毅、勇敢;想到力量、无畏;或许,是岱庙的守护者;或许,仅仅是山林中一座小小的铁塔……
树林东面,是一条十来米长的铜亭。铜亭的一端连接着“我们的世界”,而另一端,大概连接着另一座更加宽广、迷离的神奇世界。踱步在铜亭中,仿佛穿越在时空隧道,足下,是一条青石板路;头顶,是盘旋交错的紫藤,虽然花早已凋谢,但叶依然茂盛、碧绿,仿佛吊着无数翡翠。每当望见这些翡翠,心中的海便泛起层层涟漪,仿佛早已脱离尘世,飘飘欲仙。
穿过铜亭,只见一座中等大小的宫殿立在面前,挡住了去路,它的屋脊上正趴着六七只小神兽,它们有的四腿站着,宛如威风凛凛的守护者,双眼炯炯有神地注视着地上行人,使人不寒而栗;有的伸长脖子,仰天长啸,满口雪亮的牙齿对着天,宛若勇敢、无畏的狼王;还有的伸展双翅,就像一只展翅高飞的凤凰,向着火热的太阳振翅而去……这就是中寝宫。中寝宫的大门半开着,里面立着金属香案。香案仿佛是一位老人,在岁月茫茫的长河中,早已锈迹斑斑,四只短小的脚大概在地上站了太久太久,居然如四面古代铜镜,几乎将周围的人物、器械都映照了出来。
香案奉祀着一尊巨大的佛像,佛像慈祥、微笑地望着人们。面对如此慈样的面孔,不论是多么紧张的人,心中也会风平浪静,都会回想自己的前半生,想到自己的荣耀,自己的失败;想到自己的幸福,自己的悲哀……望着这尊大佛,恍惚间,就只剩下一片泡影和一片迷蒙——或许,这也就是人生道路上的迷雾吧!
转过身去,一株株参天古木又出现在眼前,恍然,刚刚的一切只是幻想,大佛依然盘腿坐于莲花台上,香案依旧蹲在宫中,大木门还是半开着,游人络绎不绝……走下青石台阶,便置身于古木之中。中国的“活化石”之一银杏树,占据了古木当中重要的地位。它们平均高达三十多米,树干直径足有二米多。最大最高的银杏正对着中寝宫,笔挺的铁栏杆围着,仿佛它们要誓死保卫这棵百年古树。环顾四周,众星拱月般地聚了许多古树:侧柏、唐槐、银杏……它们总是比大银杏矮一些,细一些,就如王者与臣子一样。大风吹来,所有的树都奏起了“交响乐”,一片片似小扇子的叶子在空中跳起了舞。凝神细闻,忽然发现,这曲交响乐居然如此动听,虽然没有华丽的乐器和音符,但整曲悠扬朴实,仿佛进入了仙境。这曲交响乐胜过任何音乐,演奏者胜过任何音乐家,因为它,是大自然的音乐,婉转动听,是大自然谱写的一曲生命的赞歌。
踏着音符,踩着鼓点,我们来到一座大殿前。这座大殿如一位稳坐军中帐的将军,不言自威,三个大字金碧辉煌地闪烁着——天贶殿。它是岱庙中面积最大,最重要的建筑,显得庄重而神圣。天贶殿是一个双层建筑,在南面有一座高大的城墙,一块块残缺不齐的青砖凸显了几百年来的沧桑岁月。城墙东、西两面都有一些倾斜搭建的凸起砖,是供天子登上城墙去奉祀泰山神的。我和爸爸爬了上去。
站在高高的天贶殿上,灿烂的阳光洒在我们身上,我们与大银杏齐头并进,高高地望着殿下的游人。此刻,与硕大无朋的天贶殿相比,地下的一切事物仿佛都那么渺小,都那么微不足道。西侧城墙上一个个凹凸的垛口整齐划一,仿佛使人们看到一名名士兵挽弓搭箭,大战一触即发。回首遥望,只见一行雄伟的山脉拔地而起,高于任何事物,我不敢相信,泰山,此刻正在北面耸立。远远望去,就如烟雾迷蒙,一片片云雾在泰山山顶旋转,时而如一顶雪白色的毡帽,高高戴于泰山头顶,时而如壮白的小飞机,绕着泰山不断盘旋,时而如一群白鸽,在泰山四周上下翻飞……远望,只见泰山上“茂林修竹”,山脚下的树大部分已经枯黄,红的黄的一片;山腰是最美的,翠绿的常青树,红色的枫叶,黄色的枯叶交杂在一起,仿佛打翻的调色盘,绚丽夺目。临近山顶,大抵都是常青树,哗啦啦一片绿,犹如绿色的屏障,将山后的景色遮挡起来。
眼渐渐花了,一片片五彩斑斓的色彩恍惚呈现,天上的白云,地上的树,高大的泰山,都模糊了。等双眼重新对焦,眼前又重新清晰时,不禁被这等美景所折服,虽然并未亲自登上泰山,但却比登上泰山的景色更美,因为身在泰山,并不能一览全景,而身处高殿,却能将泰山风采尽收眼底,此何不为一乐事哉?
我们沿着西侧的“楼梯”走下了天贶殿,继续在林中漫步。这一片林,银杏树极多,几乎如战队一般,每隔十来米,必有一棵。这样,一阵风拂来,金黄的“小扇子”翩翩起舞,落到地上,落到我们肩上,落到我们头上,更落进了我们的心。每次拂过风,眼前总是金灿灿的一片,像秋日里丰满的麦田,像海滩上数不清的金沙,像清晨时明媚的曙光……
秋日里的银杏树结出了许多鹌鹑蛋大小的银杏果,它们虽然个不大,但很有分量。大风刮过,伴随着银杏叶“沙沙”的欢笑,成百上千的银杏果如同子弹般射了下来。仿佛有轰炸机在头顶一般,子弹使我们无处可藏。随着周围的“啪啪”声接连响起,只听得一阵噼哩啪啦,我们头顶、肩头、衣服上鞋上就落满了银杏果。银杏果呈暗红色,上面烂乎乎的,像是冬日里长了疮的人,有的竟还爬出一只小小的,短短的小虫,怪吓人的。银杏果散发出阵阵恶臭。这些臭气,咄咄逼人,方圆十里地没有嗅不到的。所以,不一会儿,我们身上就多多少少沾染了“银杏果的气味”。过了这片银杏林,我们耳旁隐隐响起了“咚咚咚”的撞钟声。我们循声望去,只见一口大钟正高高吊挂在一座小楼上,钟里大概还有个小铜球,风吹歪大钟,里面的球就自然而然地“撞”起了钟。在暗红色的墙壁上,一块大牌高挂——“钟楼”二字清晰地刻在上面。
我们又向东走,钟声开始渐渐缥缈起来,时而强,时而弱,时而若有若无,时而……让听得人搞不清方向。走到东面,又有一座“鼓楼”立在眼前,与“钟楼”相似,只不过钟变成了鼓。我们虽然看不见鼓在哪里,但望着“鼓楼”两个亮闪闪的大字,耳边也仿佛响起了浑厚的鼓声“咚,咚咚咚……”
“雨花道院”,这是一个引起人无限遐想的名字,既有绵绵春雨,又有绚烂鲜花,意思浪漫!一进拱门,不觉发现,这里的建筑风格与其它地方有了很大的不同。最大的变化可谓墙漆的色彩。好像弹指一挥间,暗红色的墙漆就变成了白色,金黄的琉璃瓦就变成了深灰色。这样的设计,使人浮躁的心一下子就平静了下来。
不一会儿,只听一阵叽叽喳喳的歌声,一抬头,忽然发现两只喜鹊正准备在屋檐下用树枝搭巢呢!看见我们望它,它们也不害怕,反而友好地唱两句,望我们两眼。它们灰中带蓝的羽毛仿佛有着金丝银线一般,锐利地闪耀着。一阵大风吹来,两只喜鹊忽然抬起头,敏捷地向四处张望。相互唱了两句后,猛拍双翅,腾空而起飞走了,只留下点点光辉恍惚在眼前。
出了雨花道院,一块块石碑耸立眼前。这些石碑,大概都已存在了好几百年,有的字迹已经看不清了,但仍然能从中体会到书法的魅力。这就是“小碑林”。说是“碑林”,也确实不错,灰的黑的,大的小的,数数大概有二百多通。令我印象最深的一通是由龙王大太子背着的巨型石碑,那石碑才真是大,像一位巨人,高大地站在“石龟”之上。石碑上刻的是巴掌大的字,组成了一首词,但由于饱经沧桑,题词人的姓名早已模糊了,不过,它的威慑力却宝刀未老,仿佛是所有石碑的王。
穿过小碑林,仁安门出现在眼前。仁安门或许是岱庙中最大的门之一,两扇门就像张巨大的嘴巴,仿佛要把人吃进去似的,让人们一一进入它的“肚子里”。
进门后,仿佛瞬间跨越时光,到达了深秋。只见周围都长满了银杏,阵阵秋风将它们的树叶吹成了金黄色,地上也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黄地毯,它们蓬松、柔软,让人见了不禁想躺在上面睡一觉。
我踏着黄地毯,无数黄叶在脚下吱吱作响,感觉像是踩着棉花一般,全身仿佛都软了。在一棵粗大的银杏旁,我和姥姥坐了下来。黄叶宛如雨点般向下飘落,缓缓落到地毯上,落到了我们身上,——这真是浪漫!
俯仰之间,岱庙的游览结束了,我们虽已离开了这个令人神往的人文圣地,但是,它却深深的印入我们心中,永远,永远。
本文链接:http://www.qwlworld.com/wenxue/3134.html
文章类型:
 景物或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