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人都下载了,就差你了!扫码下载安装齐鲁晚报客户端“齐鲁壹点”,定会惊喜连连:想找记者维权?这里有600多位在线记者!想求医问诊?这里有公立三甲医院200多位医生大咖!想打官司?这里有省城100多位专业律师!
今天一上班,我问同事晓雨,上周五的“科目二”考试过了吗?“过了,一把过关,考试前,我紧张的双腿只发抖,没想到一把过关,真的没想到!真的没想到!有位姐姐太紧张了,刚起步就被扣了100分,第二次又扣了100分,直接就挂了,教练说了,练得最好的,更容易挂科。”性格文静的晓雨一改平时之风格,说起考试的经过,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看着她笑容灿烂、年轻阳光的模样,不由的想起我那一波三折的驾考经历。
公元2012年8月,岁在壬辰,月建戊申。48岁“高龄”的我在亲戚的动员下,携妻一同报名学习驾驶,10月份考“科目一”,顺利过关,很快就该转入到“科目二”的学习考试。然而学习的通知,左等不来,右等还不来。
癸巳(2013年)之春,终于接到驾校电话,自知手拙脚笨脑子反应慢的我忐忑不安,就像丑媳妇要见公婆一般。第二天下午,在指定地点、指定时间(本人戏称“双指”)见到了hx教练。只见他,五十五、六岁年纪,面色黝黑,头发也挺黑,貌似是染的。他把我从头到脚审视了个遍,让我心里只“发毛”,hx教练拽了下我的衣角,给我使了个眼色,我跟着他来到训练场地的西南角,他眯着一双不大但很“有神”的眼睛,问我:干什么工作?多大岁数?家里有啥人?我如实作了回答。他又说他对学员如何如何好,及格率多么多么高,还讲了一些学车方面的注意事项,我似懂非懂,云里雾里,最后让我等通知。事后与学员们交流才知道,这其实是教练“面试”学员,根据“面试”情况,敲定上车顺序。
等待!等待!又是漫长的等待!八月份的一个晚上,接到了自称是Z教练的电话,通知我到驾校学习。听学员们说,hx教练职业操守很差,吃拿卡要无所不能,屡屡被投诉,驾校不得不对其“停职”,他的学员全部“到给”了Z教练。
Z教练脸更黑,从他的脸上我读出了“嫌弃”两个字,果不其然,学习时他总把我安排在最后,而且“教”的时间最短,明显是在敷衍。自知“又老又笨”的我只得“忍气吞声”“忍辱负重”,教练教别人时,我仔细听,认真看。转眼间,该“科目二”考试了,教练对我说:“傅哥,不给你报名了,报上也白搭,等到下一期再说吧!”虽然不考试,但我学习没停歇,要求没降低,第一批学员考试结束,我加入到新的学习之中。
又该考试了,考前,教练对我说:“傅哥,这次给你报上名,碰碰运气吧。”考试的第一个项目是坡道起步,第一把没“起来”,教练气得“踹”了我一脚,第二把终于“起来了”;第二个项目直角拐弯,侥幸过关;还好,第三个项目侧方位停车,过关;第四个项目“S弯”,又过;最后一个项目倒车入库,没有倒进去,考试结束,挂科。
2013年的夏天真得很“长”,水泥场地就像个大蒸笼,酷热难当,长期坐办公室的我虽不适应,但咬紧牙关坚持着,习惯了喝茶的我,感觉口渴难耐,特地买来三斤装的大瓶水“牛饮”。颇有“趣味”的是和一群80后、90后成了“同学”,年龄最小的刚满18周岁,整整比我小了30岁,还不如我的孩子大,他们有的称呼我傅老师,有的喊我傅大哥,没想到的是,那个18岁的小伙子也喊我大哥,把我的“辈份”降了一辈,这感情好啊,一下子年轻了三十岁。经过“两期”的学习,我晒成了“黑人”,路上遇到熟人都惊讶地问我怎么了?去非洲了吗?咋这么黑?
挂科后,Z教练长长地叹了口气:“傅哥,我可教不了你了,得给你换个高明的教练,一般的教练教不会你”。几天后教练对我说:“傅哥,和你商量个事,给你改成学自动档的吧,自动档的容易。”又过了几天,教练沉重地对我说“我和驾校联系了,磨破了嘴皮子,人家也不给改”。
继续学!继续考!开弓没有回头箭!我加大了练车的力度,早来晚走,一个工也不歇,“厉兵木马”“枕戈待旦”,加练!苦练!每小时60元的场地费,我一次性交上几百元,又交上500元补考费,参加考试。也许是老天可怜我这个“笨人”,也许是功夫用到了家。“科目二”考试,倒车入库第一把没过,从头再来,第二把过了,我欣喜如狂,心脏砰砰直跳,教练也高兴地向我伸出大拇指:“傅哥,你过了,我去了块心病,过你一个,比过五个我还高兴!”我迫不及待地掏出手机挨个给亲朋好友打电话报喜,就像中了500万的大奖。
该学“科目三”了,迟迟没人通知我练车,经多方打听,Z教练“不堪忍受”我的笨,放弃了我,我又被“到给了”L教练。
L教练脾气温和,和言细语地手把手教我。我也坚信“水多泡到墙”的道理,多练习,而且多到考试场地练习,考试前,我提前两天到达,找一家附近的宾馆住下,请陪练指导,“科目三”考试有如神助,一把过关。“科四”考试,我又“玩”了把“悬”的,90分及格,我恰好考了90分,一分都不多。
2014年6月10日,我终于拿到了驾照,此时此刻,我思绪万千,喜极而泣!从严冬到酷暑,从酷暑到严冬,历时两年,耗费五、六千大洋,换了三个教练,受尽了冷嘲热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身心俱疲。曾记得,适应场地的陪练和工作人员让我放弃,说我根本不是学车的料,我也曾多次动摇过,真的就学不出来了吗,费那么大劲值吗?不!我咬牙坚持,不断挑战极限。曾记得,当我通过“科目二”考试时,是那么的高兴,是好多年来没有过的喜悦。曾记得,当通过“科目三”考试时,激动的全身发抖。
一个年过半百的“笨人”,一介文弱书生,最终拿到了驾照,难!难!难!但也阐释了一个真理,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没有迈不过的坎,只要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坚持就是胜利,功亏一篑就在于不能坚持到底。
作者:傅先河
本文链接:http://www.qwlworld.com/wenxue/3132.html
文章类型: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