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人都下载了,就差你了!扫码下载安装齐鲁晚报客户端“齐鲁壹点”,定会惊喜连连:想找记者维权?这里有600多位在线记者!想求医问诊?这里有公立三甲医院200多位医生大咖!想打官司?这里有省城100多位专业律师!
自打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便成了备受关注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年人似乎比年轻人还要显眼和重要,比如这坐公交车,车上只要有老年人,年轻人就得赶快让座,慢一点都会受到老年人的“教育”甚或叱责。虽然这种现象是少数,但它却是时常发生着的。除了“公交霸座”,还有老年人“占公园、占马路”,遇事斤斤计较,小肚鸡肠,甚者无理取闹打人骂人之类,也是常常见诸于各种媒体报道的。如此一来的结果就是自讨没趣,自找麻烦,终于在很多场合里不再招人待见,成了“油腻老人”。
“油腻老人”这个说法不大好听,但却不能怪它,因为它还是比较符合某些实际情况的,就真有不少老年人的所作所为实在令人们所不屑,甚至不齿。在咱们中国就这样,某个群体里即便是出现了极少数不良分子,也足以弄坏“一锅粥”。这些人及其行为给大多数“正规正派的老年人”抹了黑,让很多好老人无端蒙受了不实之词,败坏了多少年代积累下来的老年人群体的良好声誉。
老年人生活中最重要最主要的事就是“养老”,养老应该既包括养身,也包括养心(思想修养)。大多数老年人从不居功自傲,从不倚老卖老,从不为老不尊,更从不占国家社会和他人便宜。他们知道老年人应该宽容、尊重和感恩,社会和环境给我们创造了这么多好的养老条件,年轻人给我们提供了那么多优质和贴心的服务,我们没有理由去怨恨和破坏它们。
十几年前曾经有个“坏人变老或老人变坏”的讨论,把老年人一股脑儿都划入了“坏”的系列。不管是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亦或是最终落实成了“油腻人和油腻事”,这都不是好事,都是人老了才有的事。有人说这与“社会转型”有关,说什么没想到“老之突然来了,来不及适应”等等。别找那些借口了,人家那是给咱开脱,别不识数,别自以为是,别自以为得计。这个问题应该“具体到人、到事”,有的老年人讲究养身而忽略了养心才是关键所在。试问,“社会转型”了,你就应该也“转形”?别人能够适应你有什么不适应?别人并不油腻你凭什么油腻?
面对社会的理解和宽容,面对舆论的指责和非议,咱们老年人应该为自己争口气。咱老了就是老了,年轻时曾经劳苦功高并不意味着老了可以向社会任意索取;过去曾经吃苦受累现在也不能对着后生发泄“后气”。咱们需要自尊,更需要自爱。咱能自理,就应该自立,咱尽可以随心所欲的走路,跳舞,吼歌,吃饭睡觉,观光旅游.....,但咱的言谈举止不能损着“别人的牙眼”,不能占用公共资源,不能影响公共秩序,更不能危害社会和他人。咱们见多识广,只要再稍作努力就会达到德高望重。咱们体面做人,就会给年轻人留下些好的念想。毕竟去日无多,咱咋就不能好好的多活几年呢?
本文链接:http://www.qwlworld.com/wenxue/3111.html
文章类型:
 谈古论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