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人都下载了,就差你了!扫码下载安装齐鲁晚报客户端“齐鲁壹点”,定会惊喜连连:想找记者维权?这里有600多位在线记者!想求医问诊?这里有公立三甲医院200多位医生大咖!想打官司?这里有省城100多位专业律师!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名篇,曾感动过一代人,甚至至今。今天我写“背影”当然不是朱先生的“背影”,但是也是受了朱先生的影响的;因为“背影”的情之所至是难以让人忘怀的。不想今天同样有一个“背影”出现在了我的面前,使我感动不已。
2019年的1月31日上午10点25分,刘洪祥老师按时叩门而来——这是他昨天晚上约好今天要来送书的,当时我是推辞再三,我说我去拿;老师也是坚持再三——盛情难却,只好依老师。没记错的话,这是刘老师出的第三部书了。
虽是隆冬,刘老师却是轻行简装,背着一个大背包,风尘仆仆地进到了我我的屋里。问了好,没寒暄几句,刘老师就说:“坐不住,还要到别出去。”于是他拿出书递给我。一本是《书与我》,一本是《双峰山下》。不好挽留,我送老师去车站,他是坐公交车来的。路上我简直跟不上老师的步子。出了大门我只好目送老师走向18路车站。
忽然,老师渐渐远去的身影在我面前出现形成了一个高大的背影。
不过老师的背影不是朱自清笔下的背影,当然也与朱自清的背影有着渊源,那就是深切地感动。刘老师的身影绝无蹒跚的老态,绝无艰难的勉力,也绝无挣扎的劳苦;老师的背影是矫健的,是轻快地的,也是果敢的。似乎是一尊带着新时代的欢愉、骄傲和无限幸福的形象;是谁也不相信这是一位已85岁高龄的老人的背影。
刘老师是我上初中时的一位语文老师。初见面时的印象似乎和今天一样,虽是20几岁的青年人,却像一个“小老头”,漫长的岁月似乎并没有改变他老头的形象。原来老师是一位从旧社会过来的苦孩子;实际上,他并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童年;那褴褛、憔悴和干枯的样子正符合那个社会的挤压出来的产物。来到新社会,他上了学,成了一位人民教师。“小老头”——变成了年轻的老头,大老头、老老头直到今天的老当益壮的老头。这就是新旧社会的不同,旧社会把小孩变成老头,新社会把老头变成青年。所以刘老师对旧社会充满了刻骨的憎恶;对新社会充满了倾心的热爱。刘老师的全部作品就是新旧社会两重天的展现,书中浓笔重彩地大写了两个字——“恨”和“爱”。
《跋涉集》我曾说过一些感动和钦佩的话,在此就不再赘述,只浅近地谈一谈新出道两本。
《双峰山下》一书,这本书的写作意图,正如刘老师所说的,他是带着一种历史责任和时间的紧迫而赶写的:“如果我不去写,不去歌颂贤人美德,这些活生生的素材将会淹没历史大海”。刘老师就是带着这种深情厚谊去为故乡写村史的,但是它又和一般的史书不一样。而是一本对故乡的热爱、眷恋和评判的一本有价值的《史记》性的文学书籍。书中有史实、有传说、有演绎,也有对自然景观的开发和养护地见解。当然书中最多的还是新旧社会的对比,他为我们展现的是旧社会一片萧条破败,新社会一片欣欣向荣、日新月异教育图画。
《书与我》是一本以家庭为核心,融合大千世界、古今中外的一本“百科全书”式的纪传全书。书中《甜甜的家园》使人觉得,在是一个幸福的家庭,在他的操持下看似平常的饮食起居、家长里短、邻里百姓、亲朋好友等都艺术般地活动着、运转着……在他的生活里充满着十足的温情脉脉的人情味。不管谁看了只有佩服和羡涎。有一首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爱的奉献》原唱:韦唯;填词:黄奇石;谱曲:刘诗召)刘老师的所作所为正是一位为社会“献出一点爱”的人。
书中《书,我的乐园》可以看出刘老师是一个十分爱读书的人,他读书不是一般的读书,而是在一个肯在“破”字上肯下功夫的人,既读进去又能读出来,如读《苏东坡》他评价说:“东坡是一个重砝码,放在那一边都能造成绝对失衡。”;读《西施》他盛赞的是“西施是一位伟大的舍身救国的巾帼英雄,……人美心更美”。
书中《江山美丽如画》是集中歌颂山川河流,城乡街市的游记,他的游记不是一般的游玩,而是走到哪里学到哪里而且友谊到哪里。游桂林学习黄庭坚,游南京知日本法西斯的大屠杀之耻;思陈后主(陈叔宝)之教训;两次游昆明湖喜庆它的变化——越来越美了。
刘老师有留言;“终生读书,一生精彩”、“把握未来,为人民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让人民在昂扬的艺术风貌中看到美好时光。”这正是刘老师向我们展现的他出书的目的。
作为学生愿以老师为榜样,以老师的精神勉励我今后的生活。
借此机会谨祝老师继续老当益壮、颐养天年。预祝老师在新的一年——己亥年——草木更加葳蕤的一年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复兴村位于济南市南约10公里,省道103线路西2公里处。全村刘姓人口占98%,村原名峦沟,解放后改为复兴村。原属历城县第十区展村乡,现属十六里河镇吴家办事处管辖。解放前人口370人,现有耕地面积41.5亩。人均年收入约在2000元左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进程中,复兴村在党支部、村委会的带领下,科学规划,发挥优势,突出重点,真抓实干,使全村三个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qwlworld.com/wenxue/3095.html
文章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