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人都下载了,就差你了!扫码下载安装齐鲁晚报客户端“齐鲁壹点”,定会惊喜连连:想找记者维权?这里有600多位在线记者!想求医问诊?这里有公立三甲医院200多位医生大咖!想打官司?这里有省城100多位专业律师!
患难夫妻(小说)
太行飞剑张凤英
1
1976年6月15日是一个晴朗的早晨,张淑馨起了个大早,别看她已经十九岁啦,还从来没有独自一人出过门,这一次要和同学们一起上山下乡了,心情有点儿激动,一个晚上都做梦在汽车上,醒来一看,还在家里。不免有些失望。她的大姐就是上山下乡以后被推荐上大学的,张淑馨心里也盘算着,走大姐的路,在乡下好好表现,早一点儿上大学,实现自己的梦想。于是她按捺不住心里的激动,早早起床准备行装。爸爸妈妈给她准备了被子褥子和一些换替的衣服。邻居大婶还送来了暖水瓶,洗脸盆和毛巾、牙缸。就要离开家里,心里还真有点舍不得。毕竟以后自己就成了下乡知识青年了,不能经常回家来,要在农村好好干活,争取早日被推荐上大学……
当她从里屋出来的时候,看见二姐已经把饭做好了。二姐说:“三妮,你赶快吃饭,吃完饭我们送你去汽车站。”张淑馨的乳名叫“三妮,”今天听到二姐这样叫她,心里很温暖,毕竟去了农村就看不见二姐了,以前有什么事情,都是二姐替她拿主意,干什么活不会了,也是请教二姐。虽然二姐只比她大两岁,但是二姐是个脾气倔强的女孩,干什么事情都拿得起放得下,比三妮有主见,所以三妮在拿不定主意的时候经常是问问二姐的。今天要离开二姐她真是很舍不得,二姐也舍不得她。二姐说:“到了乡下,要自己多长个心眼儿,干活的时候,注意安全,危险的地方不要去。”
“二姐,我知道了。遇到问题我会写信和你商量的。”
“傻妹妹,有的事情写信是来不及的,要学会当机立断。”二姐说。
“二姐,我知道了。我以一个真诚的心对待每一个人,他们不会亏待我的。”三妮很天真地说。她这么说二姐更不放心了。二姐已经工作了,在理发馆当理发员,她的见识比三妮多多了,她已经看见了人世间的世态炎凉。可是三妮什么也不懂,她以为自己的善良能够换来更多的善心,二姐担心她被坏人欺负,所以一路上边走边嘱咐她。二姐用自行车带着三妮的行李,将三妮送往火车站。他们这批知青是去兴和县的,那里没有火车,只有每天一次的长途客车。火车站上有自己的大客车专程送铁路子女上山下乡。父亲向单位请了假,专门去送三妮到兴和县的知青点,听说那里是林场,知青们集体生活,住在一起,有人负责做饭,知青们搞完活儿回来有热饭吃。铁路知青办的同志们吧鲜红的大红花戴在张淑馨的胸前,张淑馨感觉自己非常光荣。二姐说:“希望不用多长时间就看见你戴着红花回来了”。张淑馨说:“二姐,别着急,我会很快回到集宁市来的。”
这姐妹两个长得有点儿相像,都是细腻的白皮肤,双眼皮,鲜红的嘴唇。三妮个子高一点,身材更好看些。二姐比较瘦小,但是比三妮看起来成熟。三妮最突出的特点是头发浓密又黑,两个大辫子又粗又长,显得她肤色更加白了。她们两个一起走在街上,回头率是很高的。三妮说:“二姐,那个后生看你呢。”二姐说:“傻瓜,那是看你呢,你那么漂亮,可要小心被这些后生看上。”
汽车开动了,三妮和二姐在车窗上仅仅握手,两个姐妹都哭了。二姐边哭边说:“三妮,记住姐姐的话,防人之心不可无啊!多保重!”三妮说:“二姐,你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再见!”
二姐看见车速加快了,她松开了三妮的手,三妮哭喊着:“二姐,二姐,再见了,二姐……”
二姐哭得说不出话来了,她真的很担心三妮,一直以来她都感觉三妮心地善良、老实可欺,她一直担心有人欺负三妮,所以总是为三妮打抱不平。今天她是特意请假来送三妮出行的。爸爸也上了大客车,他要去知青点看一看,那里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情形,将这么年轻漂亮的女儿送到陌生的农村,那种感觉就好像是把金银财宝托付给陌生人保管,总是有点儿不放心的感觉。
中午时分,车队到了县城附近的知青点,40多知青有男有女,还有送行的家长,来到县城附近这个知青办安置的知青点,知青们都是集体宿舍,六个人一个房间,大通铺,有食堂,有一个老农和三个知青们负责做饭。知青点上还有专门管事的农场书记。父亲看了这一切,安顿好了三妮的住处,看了周围的食堂和厕所,感觉还行,就匆忙坐上回去的车走了,三妮看见父亲走了,顿时感觉很很难过,她哭起来了……
第二天开始,知青们在几个老农师傅的带领下开始挖树坑,然后把运来的树苗栽种上;有一部分人去给蔬菜除草,三妮被分配都给蔬菜浇水,就是把渠道里的水浇灌到菜地里。这个活儿也不复杂,三妮很快就学会了。
可是好景不长,40多个知青分成了三伙伙,经常打群架,县知青办为了解决矛盾,将它们分为十几个小组,安排到生产大队去跟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林场书记说;“这帮知识青年就是缺乏教育,应该好好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2
1977年开春的时候,三妮被分配在小河大队的小河生产队,跟宋桂芝和陈平一个知青安置点,她们三个人都是铁路子女。宋桂芝和陈平的家都住在红楼区,那里是比较富裕的家庭,而三妮家住在棚户区,是穷人居住的地方。一见面就分成了两派:宋桂芝和陈平是一伙的;三妮自己孤军作战。形势对三妮很不利,三妮有些恐慌,不知道该怎么办?其实造成宋桂芝记恨三妮的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宋桂芝先天性的没有几根头发,而且又黄又稀疏,就跟秃子差不多,上中学的时候外号叫“秃子”。秃子最记恨张淑馨那一头浓密的黑发,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就任凭她去记恨吧,反正自己心地善良就行啦。
晚上,三个知青准备睡觉的时候,孙桂兰说:“张淑馨,你去井台上打水去。”三妮不知所措的愣住了。井台在哪里?她不知道。她第一天来到村里,哪里都不认识,何况村里到处都是看家狗,见了不认识的人就狂吠不止,张淑馨从小最怕够了,听见狗叫就胆战心惊的。
宋桂芝继续说:“知青办的老孙是我叔叔,他跟我说了,咱们三个人,我是组长,张淑馨,组长让你挑水,你敢不服从吗?”
三妮没有见识过这种阵势,她怯懦地说:“我不知道井台在哪里?”宋桂芝上来推搡了三妮一把说:“你傻呀,不会问吗?你鼻子底下没有长嘴吗?”
三妮挑起木桶,走出知青小院,两只眼睛看不见一个人,这里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鬼地方,她漫无目的地走着,突然看见一个村里的后生,大喊一声:“大哥,咱们村的井台在哪里呢?怎么挑水啊?”那后生抬头一看,真美的姑娘啊!在朦胧的月光下看见三妮白白的皮肤,细皮嫩肉的,又黑又长的大辫子,苗条的身材,说的普通话真好听。他殷勤地说:“这位妹妹是新来的知青吧,你说话的声音真好听,我叫邱耀武,上面有四个哥哥,你叫什么名字啊?”三妮说:“邱耀武,我叫张淑馨,请你带我去井台挑水好吗?”
“好好好,我来帮助你,你们这些城里姑娘,恐怕连辘轳都不会使用吧。”邱耀武很热情地说着,一面接过三妮的扁担。
三妮也没有推辞,就跟在邱耀武的后面去了井台。邱耀武熟练地把水桶挂在辘轳上,放到水井里去,使劲顿了一下水桶,说:“张淑馨,你看这样,才能取到水,来,你试试。”他把水桶里的水倒回井里,把水桶给三妮试一试。三妮试了好几下,总是灌不满水桶。他就手把手的教给三妮。三妮终于学会了,然后邱耀武担着水桶,将水送到知青点儿。
一进门宋桂芝就说:“我说怎么去这么长时间啊?原来是勾搭上个地老大呀!”
“你说谁是地老大,小心我撕了你的嘴。”邱耀武很生气的说了一句,甩下扁担就走了。
第二天队长分配张淑馨看菜园子,张淑馨被带到菜园地一看,咿呀,邱耀武也在看菜园子呢。真实千里有缘来相会,这个后生心地善良,跟他一起干活肯定很愉快的。
队长说:“你们两个负责看菜园子,谁买了多少菜、什么菜、多少斤,都记下来,到年底要算账的,不能记错了。张淑馨,你是高中毕业生,你负责记账;邱耀武你没文化,记账不行,出力气干活。你们两个好好干活,好好配合不许吵架。”
从这以后,在知青点上孤苦伶仃的三妮认识了好心肠的邱耀武。他们两个每天一起看菜园子,邱耀武负责过称,张淑馨负责记账,两个人合作的很愉快。后来张淑馨又认识了邱耀武的家,并且成为邱耀武家的常客。村里人都开玩笑地说:“邱耀武,你真是艳福不浅啊,怎么勾搭上新来的知青妹妹了,那个张淑馨长得真好看,是知青点里最漂亮的女子哎!”邱耀武心里美滋滋的。嘴上却说:“去你妈的!别胡咧咧,我可没有那么想,我是看人家孩子可怜,城里女女,什么农活也不会干,帮个忙呀。”
3
这一天,生产队长分配三妮放羊,羊不多,就两头种羊。天气很舒适,空气也很新鲜,周围静悄悄的。三妮看着羊儿吃草,没什么事情干,就爬在草地上想心事,想着,想着,睡着了。可是,醒来一看,两只羊没有了,她又急又怕,着急的是羊儿哪里去了,害怕丢了羊儿,赔不起。生产队长说过:“种羊有一点儿闪失,你就要全部赔偿,恐怕一辆自行车都换不起这两只种羊。”三妮找遍了附近的所有山岗,也没有两只羊的影子,她无可奈何地哭了!哭着哭着,就想到了去找邱耀武帮忙。
邱耀武听了也很着急,但是,根据他多年农村生活的经验,判断羊儿有羊群效应的习性,很可能跑到附近的羊群里去了。附近最大的羊群就是五羊生产大队的羊群,于是,就带着三妮去了五羊生产大队。果不其然,两只羊都在羊群里。于是他们费了很大的劲儿拽回了自己生产队的母羊。种羊不想回来,他们在羊群里很快乐的生活着,非常留恋那里的伙伴儿们。
邱耀武对三妮说:“你知道种羊为什么不想回来吗?”三妮被问的一头雾水,不知道如何回答。
邱耀武说:“这两只种羊用来配种的,种羊喜欢羊群里的母羊,所以不想回家了。羊儿也是有感情的,就和咱们人一样。”说着很亲热地拉一拉三妮的手。三妮心里热乎乎的,她也不是傻子,在这“老和尚拉胡琴自顾自”的农村里,邱耀武这样三番五次地帮助三妮,三妮猜想也是邱耀武看上三妮了,她心里明白起来了。实实在在的说,自己是响应国家的号召来这里插队落户的。这么一个村子里,只有邱耀武对自己好,若真的安家落户,能嫁给邱耀武也行。可惜自己并不想真的扎根农村,自己是飞鸽牌的,总有一天会离开农村的。
三妮说:“邱耀武,我妈妈爸爸不叫我在农村结婚,他们想叫我回城上大学呢,大学毕业以后,可以分配一份好工作,嫁给城里人。”
邱耀武听了很生气说:“闹了半天,我这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你心里头根本没有我,我对你的一片好心,都是白费,对吧?告诉你,张淑馨,我也是七尺男子汉,一口吐沫一个坑,全村的人都知道我看上你了,你要是叫我‘瞎子点灯白费蜡’,我就给你来个同归于尽,我这辈子非你莫娶。”
三妮听了这话,心里很惆怅,邱耀武对她好,她心里有数,但是嫁给他,在农村过一辈子,真的不甘心啊。凭什么自己就的在农村艰苦一辈子啊?
她说:“我不是看不上你,农村实在太苦了,每天累得腰酸背疼,连个星期天都没有。”
邱耀武说:“没事儿,这好说,嫁给我,我下地干活养着你,你每天都不用下地干活,每天都是星期天。”
三妮说:“现在说得好听,真的在一起生活了,我还不是像你妈妈一样,在家里养鸡养猪养兔子,累得半死。”
邱耀武说:“反正我不管那么多了,只管一条,你要是不嫁给我,咱们就是仇人,我杀你全家。你嫁给我,咱们就是亲人。冬天我会按时把大白菜和土豆送到你们家。何去何从,你选择吧!”
三妮怕这个野蛮的后生干出不理智的事情来,她不忍心邱耀武为了和她结婚而触犯法律,更不能由于自己叫家人遭遇不测。于是她小声说:“你别说得那么吓人好吗?我答应你就是了。”
“你答应嫁给我做媳妇,我太高兴了。”邱耀武一下子抱起三妮转了个圈,然后放下三妮,亲吻起来。三妮半推半就地说:“不,不要这样……”
邱耀武按照农村的习惯,已经把对方当成自家的媳妇了,他顾不上那么多礼节了。三妮感觉自己就好像是母羊一样,被这个强壮的种羊看好了。她心里呼叫者:“我的妈妈呀,救救我吧,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啦……”
是啊,一个知青户里倍受欺负的弱女子,好不容易以为自己得到了保护伞,没想到人家是喜欢上了自己。而自己并不是是非喜欢他,只是有点感激他,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自己又能怎么办呢?何况自己并不讨厌他,就听从命运的安排吧。谁让自己丢了羊?谁让那只羊喜欢羊群?
4
张淑馨和邱耀武将种羊关进羊圈的时候,天气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于是张淑馨撒腿就跑,跑到知青点的时候雨已经下大了。知青点的房子漏雨 。上次张淑馨帮助生产队记账回来,看见宋桂芝把张淑馨的棉被子往漏雨的地方放,如果不是回来的早棉被子就湿透了,晚上怎么睡觉啊。于是张淑馨一进门先去看看自己的棉被子湿了没有。
奇怪的是,屋子里一个人也没有,宋桂芝和陈平都因为吃不了农村的苦,偷偷跑回家去了,这一去就是一年整。
这一年里,张淑馨跟着社员们一起炒莜麦、串谷子、磨面、积肥……这个干活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开始张淑馨什么也不会干,她第一次发现原来莜面是炒熟的莜麦磨出来。这一年邱耀武处处给张淑馨帮忙和她一起同吃苦共患难,在劳动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友谊逐渐升华成了爱情。张淑馨爱上了邱耀武了。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又要过春节了,生产队里分了一点羊肉和莜面,母亲寄来20元钱,写信叫三妮回家过年。三妮高兴极了,准备好东西准备回家过年了。孙桂兰好张英已经走了。
这时候,邱耀武来了,他说:“你是不是这次回家就不来了,你是不是想甩了我,你要是那样忘恩负义,我就和你同归于尽,知道吗?我现在离开你就没法活了。”
三妮说:“我回家和我妈妈爸爸商量一下,我下乡已两年年多了,每次回家他们就撵我回农村,说什么好好表现等着上大学,我等不及了,这次回去看看他们什么打算,如果真的要我在农村扎根,我就和他们谈谈你的事情。你等着我的消息吧。”
邱耀武拿出农村男人的粗鲁脾气,说:“商量个求,你就告诉他们,你要和我结婚,让他们等着我们家的媒人上门提亲吧。”
三妮低着头,手里玩弄这辫子梢,心里想:“这可是怎么办,自己嫁给邱耀武也就算了,可是妈妈爸爸不同意怎么办啊?”
邱耀武说:“不然我跟你一起回,我跟你妈爸说。”
三妮一听急了,说:“不行,不行,还是我一个人回去,如果正月十五那天还不回来,你再去,我给你留下地址。”
邱耀武总算同意了,他心里笃定三妮是他的媳妇了,就差结婚登记和请全村人吃一顿饭,其他事情都不是问题。可是三妮呢?还想如果父母能让她回城里,不嫁给邱耀武也是行的,毕竟邱耀武是农村户口,没文化,配不上自己是个高中毕业生。可是有担心邱耀武的牛脾气上来了,认定“不是亲人便是仇人”,动起刀子来,那就太可怕了,要出大事情啊。这可是怎么办呢?
张淑馨回到家里三天以后,爸妈都说三妮长出息了,从农村回来会做饭了,尤其是做的莜面十分好吃。花样还多,莜面鱼鱼,莜面傀儡,莜面墩墩,莜面条儿……每一样都独具特色。二姐每天到理发馆上班,下班回来累得说话都懒得张口。三妮每天给家人做莜面吃,心里想:“让家里人尝一尝我的手艺,也许妈妈爸爸吃了我做的莜面,就不讨厌农村人了。”
每天弟弟妹妹都上学去了,父亲母亲和二姐都上班去了,三妮在家里做饭收拾家感觉日子过的很快,过完腊月23,就是大年初一,过了大年初一就是正月十五。可是三妮始终没有对父母说邱耀武的事情,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终于母亲问起来:“三妮,听说你在乡下和一个农村的后生好上了,我可是告诉你,你可不能犯糊涂,现在铁路上传小道消息说,你们这一批知青,都要抽回来上铁路呢,当铁路工人多好啊,总比在农村过一辈子强多了。”
听了母亲的话,张淑馨更不敢提起邱耀武的事情了,她只怕夜长梦多,邱耀武耐不住等待,从兴和赶来不久露馅了吗?于是匆匆告别了父母家人,又回到农村去了。
5
1978年五月份,生产大队的小学校里缺个老师,张淑馨被选送当小学教师了!这个消息就好像春夏之交的风儿一样传得快。在城里住了一年多的宋桂芝和陈平都听说了,他们匆忙赶回大队,问队长:“凭什么叫张淑馨当小学老师?”队长说:“就凭她长年累月地和贫下中农一起干活,不怕苦、不怕累坚持长期在农村,你们两个去年一年都不在队里干活,就是不行,不能当小学老师。”
这一回两个女人的嫉妒、羡慕、恨都达到了极点,她们又哭又闹,非要队长撤销张淑馨的小学教师职务。但是这些花招根本没有用,她们已经不能报复张淑馨了。张淑馨已经搬离了知青点,被安排在小学校的教师宿舍,那里还有一个老大娘给他们做饭吃。几个教师平时有商量有研究工作很认真。张淑馨喜欢唱歌,休息的时候她就用女中音唱《三驾马车》和《沙家浜》里沙奶奶的唱段,学生们都很喜欢听。
没过多久,乌兰察布盟组织小学生进行歌咏比赛。张淑馨组织自己的班级参加了这次歌咏比赛,拿了二等奖回来。全村的百姓都高兴极了,都说:“张淑馨是个好老师,她不但教孩子们学文化,还会教孩子们唱歌,说不定我们村出个歌唱家呢。”那时候张淑馨教给孩子们唱的都是样板戏里的经典唱段,村里的人梦想他们的子女能够去演戏,那时候的京剧演员可是很吃香的啊!
期末考试的时候,是市里出的考卷,张淑馨的班级全部及格了,还有一个学生得了99分,这一下子更把全村的乡亲高兴坏了,这不是无意中得了一个好教师吗?张淑馨不但数学教得好,语文也很不错,每当她上课带着学生读课文的时候,总有几个村里的农民在教室门口听,他们说:“张淑馨的声音真好听,好像是天上的仙女发出的声音。”邱耀武则说:“我媳妇读书的时候,就跟中央广播电台的广播员似得。”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1979年春节前,集宁南站的领导来公社了,叫张淑馨赶紧去一趟,说有重要的事情。张淑馨到公社一看,是填写回城工作的表格,自己的父亲也随车来了,她讲到父亲很高兴,父亲说:“三妮,你的好运气来了,可以抽回去上班了,再也不用在这里受苦了。”三妮毫不犹豫填写了那张表格,心里特别高兴:“这一天总叫我盼来了,回城在铁路上工作,这是最理想的结局,自己在乡下三年的艰苦生活,总算没有白吃苦。”
可是一回到村里,见到邱耀武,麻烦就来了。
“张淑馨,你真要回城里工作了?那我怎么办?你是不是打算把我甩了,你是不是要忘恩负义了?”邱耀武又气愤又担心的问。
“邱耀武,你听我说,你是我患难中结识的男朋友,我不会忘记你的,在离开村子之前,我会和你结婚的。”
“好,我们这就去你家,我要听见你亲自告诉你父母,你愿意嫁给我,在你上班之前咱们先结婚。”
“好,我答应你,明天就回去。”三妮说。
当三妮和邱耀武推开集宁父母家的院子门时,父亲正在院子里劈柴。看见三妮带着一个农村后生回来,父亲的心里就猜出个八九不离十。父亲拦住他两个,质问:“这个后生是谁?来我家做甚?”
三妮很胆怯地说:“爸爸,这是我在农村交往的男朋友,是回来认认家门的,我们想结婚。”父亲二话没说,上去就给了三妮一记耳光,说:“叫他滚,我们家不欢迎这样的女婿。三妮,你要是个孝顺女儿就跟他断了,回家来老爸给你找一个好人家,你要是跟他结婚,就跟我断绝父女关系。”
三妮赶紧给父亲跪下了,说:“爸爸,这个后生在女儿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过我,对我有恩,我不能忘恩负义。”
邱耀武也给父亲跪下了说:“爸爸,求你了,叫张淑馨嫁给我吧,我真心实意地喜欢她,会一辈子对她好的。”
这时候,惊动了母亲和二姐等弟兄姊妹,大家都不知所措地看着父亲。父亲对母亲说:“拿家法来!”母亲拿来了蘸水的麻绳。父亲接过蘸水的麻绳,厉声吼道:“把外衣脱下来!”三妮慢慢脱掉外衣,只穿一件内衣,父亲朝着三妮的脊背上抽过去,啪!啪!啪!衣服被抽破了,鲜血殷红了上衣。父亲问:“是要嫁给这个混小子,还是要父亲。”邱耀武拉住父亲的麻绳,说:“爸爸,你打我吧,别打张淑馨了,她怀孕了!经不起你的责打啊!”
不说这一句还好说,说了这一句话,简直把父亲气疯了,父亲拿起蘸水的麻绳胡乱抽过来,邱耀武赶紧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三妮。
最后父亲大吼一声:“你们都给我滚!从此以后我没有你这个女儿!”
三妮也哭着说:“爸爸,我实话告诉您,就是跟您断绝父女关系,我也要嫁给邱耀武,我们是患难夫妻,你拆不散的!”
说完这句话,三妮穿起衣服,拉着邱耀武,头也不回的走了……
1979年的正月二十一,三妮和邱耀武的婚礼在小河村热闹的举行了!乡亲们都过来喝酒。三妮的心里不是滋味,为了自己的婚姻,自己和父亲弄僵了,怎么办呢?
6
初婚夜,三妮和邱耀武并排躺在床上,婆婆只给他们做了一床新被子,冬天的塞北还是很冷的,他们把旧被子盖在新被子上面,两个人抱在一起相互取暖。邱耀武问:“张淑馨,你要是回集宁工作,能忘记我吗?那时候,咱们就不般配了,我是农村地老大,你是端铁饭碗的铁路工人。”
张淑馨说:“我去铁路上了班,户口迁回城里,生下宝宝是城市户口,到时候,你去城里找个活干,咱们租房子住,生活也挺好的。”
邱耀武笑了说:“哎,我怎么没想到呢,我邱耀武的儿子是城市户口,太好了,我们给他起个名字吧,将来上户口好用啊!”
张淑馨说:“我们的儿子一定是个强壮的男子汉,将来长大了去当军官,我们就给他取个名字叫‘军鹰’吧,军队的老鹰,多么好啊!”
邱军鹰,多么好听的名字啊,肯定没有重名的。这一对患难夫妻在寒冷的深夜里,为没有出生的宝宝取名字呢!他们忘记了忧愁和寒冷。
几天后,张淑馨的录用通知书来了,他们双双回到集宁市。可是父亲的家回不去了。他们在冷清的车站上饿真肚子想办法。
“三姐,我找得你好苦啊。”原来是大弟弟张凯歌来了。
“三姐,我给你们租了一处平房,在北关村,离市中心远点,可是房租便宜啊,你们就暂时住在那里吧,那附近是三不管地区,很多返程的知青都在那儿盖房子呢,你们攒点钱,也可以盖房子住呢。”大弟弟张凯歌,一个劲儿的说着。张淑馨看到了光明,跟着弟弟,扛着行李,带着邱耀武去出租屋了……
这一对在苦难岁月里结成的夫妻,面临着丈夫没有工作,面临着妻子刚工作就要生小孩,面临着住的出租房里空荡荡的啥也没有,他们怎么能在城市里站住脚呢?
7
后来,母亲给邱耀武介绍了一个瓦工师傅,邱耀武跟着十分学会了瓦工技术,兄弟姐妹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帮助三妮盖起了四间新瓦房。邱军鹰也成了兄弟姊妹们大家的孩子,妹妹们在家待业期间都帮助看孩子。就连当初把三妮撵出家门的老父亲也帮着接送邱军鹰的上下学,他说:“他爸爸妈妈不听话,不关军鹰什么事,军鹰是个聪明孩子,他学习好,姥爷喜欢。”就这样众人拾柴火焰高,小日子总算红红火火地过起来了……
8
三十年年以后,三不管的北关村开始搬迁了,政府给张淑馨他们分配了一套新楼房。邱耀武成立了自己的施工队,他自己成了包工头,儿子邱军鹰成长为一名武警部队的营长,张淑馨干了30年铁路工作,被评为整个铁路局的先进工作者,一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本文链接:http://www.qwlworld.com/wenxue/3012.html
文章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