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 星期三 雨
按照我们队伍的安排,我要写的教案是从关羽之死,一直写到孔明病死五丈原。《三国演义》七十五回至一百四回,从关羽败走麦城、英魂在决石那个荒凉的山隘断送之后,蜀汉的光景就江河日下、再也看不见东山再起的激情。这是一段相当沉重的历史;为了写教案,我再一次品读三国。我的灵魂在这个雨声潇潇的夜晚,重新回到那个烽烟乱世,和英雄豪杰们一同慷慨激昂,直面生死的无常。
这一节课的教案,所涉及范围太过广大,那么详略得当就成为这样的课程最应该考虑的问题。我们课程设计的伙伴向我建议,可以考虑将关羽之死、张飞之死、曹操之死、曹植七步诗、火烧连营、白帝城托孤、七擒孟获、孔明病死五丈原分别作为重点,详细讲述那一段历史。我自己觉得,曹操之死、曹植七步诗和七擒孟获,可以单拎出来作为其他的另附的课程讲述,而将其他的重点在一起讲;因为这样一来,讲述的就完全是蜀汉由盛转衰、江河日下的史事了,课堂内容更加集中,课堂的气氛也更加深沉,更有纯粹的历史感。我与其他的同学讨论,讨论了很多将课程设计出新的方法,比如假托曹操刘备孙权等人日记的形式,表现他们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看法,以此来展现他们的性格;我富有才华的同伴,还写了一出戏剧,以这种生动的形式,来传达历史的魅力……我们团队实在是富于激情的团队,与其他同伴讨论的时候总是能感到一种与志同道合之人交流的痛快淋漓的感觉。
在确定了课程的重点之后,我开始详细思考自己的教案究竟该怎么写。这份四大名著的课程,所针对的学生是中小学生,所以过于深奥的展开是不合适的;而生硬死板的讲述更不合适,因为在中小学生的课堂上,让他们保持基本的兴味听下去又是基本的要求;学校的课堂里,又不能只是浅薄的嘻嘻哈哈,要有一定的深度,交给孩子们的除了客观的历史知识,还要有其他更深刻的思考……种种要求,都对我写教案提出了挑战。我坐在自习室写了一整天,除了去吃饭之外没有出门;对于我来说,要沉进写作的状态就需要大块的时间,一鼓作气全部写完,而修改,则需要每天零碎时间的反复的阅读、揣摩与仔细考虑。今天我写完了第一版,我自拟的重点就在于渲染蜀汉江河日下的悲剧氛围,想让这样一种悲壮的历史感贯穿我们的课堂,将这一种对英雄豪杰的敬意和向往感染我们的学生。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不断修改和制作PPT了。明天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呢;现在已经很晚,且带着三国的壮阔与云诡波谲睡去吧,在梦中,我或许能与美髯的武圣相见。本文链接:http://www.qwlworld.com/wenxue/2634.html
文章类型: